Loading...  <div class="weixinAudio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url" value="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mp3" value="http://mgod.vicp.net:818/uploads/Children/小学必背古诗词课100讲/17丨诗词诵读17: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.mp3 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tle" value="17丨诗词诵读17: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ps" value="小学必背古诗词课" > <audio title="" tips="" class="WeChatAudio" preload="none"><source src="" type="audio/mpeg"></audio><div class="db audio_area "><div class="audio_wrp2 box-shadow-wrap-lg"><div class="audio_play_area "><i class="icon_audio_default"></i><i class="icon_audio_playing"></i></div><div class="audio_length">00:00</div><div class="db audio_info_area"><strong class="db audio_title">加载中……</strong><span class="audio_source text-muted">请稍等…… </span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_bg"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" style="width: 0%;"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 <div class="weixinAudio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url" value="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mp3" value="http://mgod.vicp.net:818/uploads/Children/小学必背古诗词课100讲/17丨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.mp3 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tle" value="17丨苏轼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ps" value="小学必背古诗词课" > <audio title="" tips="" class="WeChatAudio" preload="none"><source src="" type="audio/mpeg"></audio><div class="db audio_area "><div class="audio_wrp2 box-shadow-wrap-lg"><div class="audio_play_area "><i class="icon_audio_default"></i><i class="icon_audio_playing"></i></div><div class="audio_length">00:00</div><div class="db audio_info_area"><strong class="db audio_title">加载中……</strong><span class="audio_source text-muted">请稍等…… </span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_bg"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" style="width: 0%;"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 上一集我们一起读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《望洞庭》,作者把洞庭湖比作镜子,把湖里的君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,这样一来,就算我们没去过洞庭湖,也能想象出它的样子,这就是比喻句的妙处,你学会了吗? 今天我们要跟随北宋文学家苏轼一起去西湖看看。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,苏轼曾经在那里做过官。他在杭州期间经常去西湖游玩,我们要讲的这首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,就是苏轼在西湖游玩时写下的。题目里的“饮湖上”,指的是在西湖上饮酒,“初晴后雨”说的是刚开始是晴天,后来下起雨了。连起来题目的意思就是:在西湖上饮酒,刚开始是晴天,后来下雨了。  出门游玩赶上下雨,这可够扫兴的。在这种时候,苏轼写下了这首诗,他会不会在诗里抱怨天气不好呢,会不会发牢骚呢?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,读完自然就知道答案了。 <div class="tip inlineBlock info"> <center> ##饮湖上初晴后雨 [宋]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 </center> </div> 这首诗讲的是:波光粼粼,晴天的西湖多么美好;山色朦胧,雨中的景色也很美妙。“潋滟”,这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,是专门用来形容水的,意思是水波荡漾,波光粼粼。“空蒙”,指的是雾气弥漫的样子。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这两句讲的是,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,那么她无论是化淡妆还是化浓妆都很美丽。“西子”,是人们对西施的尊称。“相宜”,是合适的意思,在诗里可以理解成美丽、漂亮。从诗的内容来看,苏轼虽然在游玩的时候赶上了一场雨,但是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。他不仅没在诗里发牢骚,反而说了西湖不少好话,说西湖晴天美、雨天美,像大美女西施一样美,反正就是怎么看都好看。 作者苏轼在诗里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,那西施是谁呢,她究竟美到什么程度呢?别急,我们先来听故事,认识一下这位叫西施的大美女。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人,她姓施,因为住在村子西边,所以大家都叫她西施。她是我国古代“四大美女”之一,我们今天夸别人长得好看时经常说“沉鱼落雁,闭月羞花”,这其中的“沉鱼”说的就是西施。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,水里的鱼看见她的倒影都惊呆了,竟然连游都忘记了,身体僵硬直接沉到水底,鱼都被西施给美翻了,可见她长得多漂亮。  西施常年在河边帮人洗衣服,因为工作太辛苦,身体不好,总觉得心口疼。每到这时,她只能用手紧紧按住痛处,皱着眉头,默默忍受。西施本来就是个360度无死角的大美女,现在眉头一皱,又多了几分妩媚和温柔,比平时更美了,简直是人见人爱,花见花开。村里有个叫东施的姑娘想要变得跟西施一样美,于是就模仿西施皱眉头的样子,结果不仅没变好看,反倒成了别人的笑柄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,叫“东施效颦”。一方面告诉我们不要盲目模仿别人,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西施的美貌是不可复制的。了解了西施这个人,我们再来赏析一下《饮湖上初晴后雨》这首诗,看看苏轼写的西湖与西施有什么共同点。 诗的第一句,作者苏轼说“水光潋滟晴方好”,这是写西湖的水——在晴天时波光粼粼,景色非常美好。诗的第二句,苏轼又说“山色空蒙雨亦奇”,这句是写西湖的山——在下雨时被雾气笼罩,也很漂亮。 一句写水,一句写山,整个西湖的美景都被作者看在眼里,爱在心上了。 更奇妙的是,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西湖山水的美,而且一句写晴天,一句写雨天,刚好跟题目里的“初晴后雨”照应上了,这就说明在作者苏轼心中,西湖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美的,就算喝酒时赶上一场大雨也丝毫不会影响心情。 根据我们之前读诗的经验,诗人在描写完景色之后,一般都会写个比喻句,说这个地方像什么什么,这处景色像什么什么,比如李白在《望庐山瀑布》里把庐山瀑布比作银河,刘禹锡在《望洞庭》里把君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,苏轼也不例外,他把西湖比作春秋时期的大美女西施。 西湖和西施,除了名字里都有一个“西”字之外,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共同点,那就是美,而且都是纯天然的,别人模仿不出来的美。 作者苏轼在诗的最后写了一句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这句话既是赞美西施,也是赞美西湖。你看,西施在水边洗衣服时很美,生病了皱着眉头捂着胸口也很美,这要是再化化妆,不管浓妆还是淡妆,肯定更好看。西湖也是一样的,晴天的时候很美,下雨的时候也很美,要是再来点儿微风,或者下场小雪,指不定要美成什么样呢。这就是苏轼说的——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。 苏轼这个比喻句写得实在是太好了,后来人们干脆又把西湖称为“西子湖”。虽然千百年过去,大美女西施不在了,但是和她同样美丽的西湖还在,希望你有机会的话去转转,感受一下西子湖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的美景。 ##背诵窍门 好,赏析完这首诗,我再教给你一个快速背诵这首诗的小窍门,那就是一句口诀“水光山色,西湖相宜”。你发现了吗?我在每句诗中都提取出了一个关键词,组成了这句口诀,你记住了“水光山色,西湖相宜”这句口诀,就相当于有了每句诗的“提示器”,整首诗就能很快串起来背下来了。  请你在心里记住这句口诀,再跟我一起读一遍这首诗,看看能不能背下来了呢? <div class="tip inlineBlock info"> <center> 饮湖上初晴后雨 [宋]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 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 </center> </div> ##思考题 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,我在讲西施的故事时提到了我国古代有“四大美女”,分别对应了“沉鱼、落雁、闭月、羞花”四个故事,沉鱼代表西施,那么其他三位是谁呢?希望你在课后查查资料,把答案公布在留言区里跟大家分享。 下一集我们继续跟着苏轼去旅行,到庐山去看一看,之前李白带我们看过庐山瀑布,明天苏轼要带我们去看的是庐山的西林壁,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?带着你的好奇心,我们下次再见吧。 Last modification:February 2nd, 2020 at 04:15 pm © 允许规范转载 Support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 ×Close Appreciate the author Sweeping payments Pay by AliPay Pay by WeCha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