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  <div class="weixinAudio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url" value="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mp3" value="http://mgod.vicp.net:818/uploads/Children/小学必背古诗词课100讲/25丨曾幾《三衢道中》.m4a 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tle" value="25丨曾幾《三衢道中》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ps" value="小学必背古诗词课" > <audio title="" tips="" class="WeChatAudio" preload="none"><source src="" type="audio/mpeg"></audio><div class="db audio_area "><div class="audio_wrp2 box-shadow-wrap-lg"><div class="audio_play_area "><i class="icon_audio_default"></i><i class="icon_audio_playing"></i></div><div class="audio_length">00:00</div><div class="db audio_info_area"><strong class="db audio_title">加载中……</strong><span class="audio_source text-muted">请稍等…… </span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_bg"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" style="width: 0%;"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 <div class="weixinAudio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url" value=""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mp3" value="http://mgod.vicp.net:818/uploads/Children/小学必背古诗词课100讲/25丨诗词诵读25:曾幾《三衢道中》.m4a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tle" value="25丨诗词诵读25:曾幾《三衢道中》" > <input type="hidden" name="tips" value="小学必背古诗词课" > <audio title="" tips="" class="WeChatAudio" preload="none"><source src="" type="audio/mpeg"></audio><div class="db audio_area "><div class="audio_wrp2 box-shadow-wrap-lg"><div class="audio_play_area "><i class="icon_audio_default"></i><i class="icon_audio_playing"></i></div><div class="audio_length">00:00</div><div class="db audio_info_area"><strong class="db audio_title">加载中……</strong><span class="audio_source text-muted">请稍等…… </span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_bg"><div class="progress_bar" style="width: 0%;"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</div> 之前我们通过孟浩然的《春晓》和朱熹的《春日》两首诗领略了春天的美好。 今天我们就跟南宋诗人曾幾一起走近夏天,读一读他的作品《三衢道中》。 题目里的“三衢”,指的是三衢山,在今天的浙江省衢州境内。“三衢道中”,就是在去三衢的道路上。 我们先来读一遍这首诗,看看曾幾在去三衢的路上见到了哪些景色。 <div class="tip inlineBlock info"> <center> ##三衢道中 [南宋] 曾幾 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 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 </center> </div>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?: 前两句是说,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,乘船到了小溪尽头再改走山路。 “梅子”,是梅树的果实,没成熟的时候是青色的,成熟了就变成黄色的,一般是在初夏时,也就是农历的四月份左右。  梅子 “泛”,是泛舟、乘船,“小溪泛尽”就是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。“却”,是再、然后的意思。 后两句在说,山路上绿树成荫,和来的时候一样茂盛,只是多了几声黄鹂鸟的叫声。 “绿阴”,指的就是树阴。“不减”的意思是,没有减少,跟原来差不多。“添”,是增加的意思。 想要理解这首诗里写的景色,你得先知道什么是“梅子黄时”。 刚才我只说了一半,告诉你梅子黄时就是梅树果实成熟的时候,大概在农历四月份,也就是初夏。 其实这个“梅子黄时”还有另外一种含义,它指的是“黄梅天”,又叫“梅雨季”,是一种气候现象。 梅雨、梅雨,就是梅子和雨水一起来,这种气候现象主要出现在南方。 每到梅雨季,总是没完没了地下雨,下完大雨下小雨,下完小雨再下大雨,反正老天就是没个闲着的时候。 因为连续下雨见不着太阳,这时候的空气也变得特别潮湿闷热,像个大蒸笼。 我们现在还好,家里有空调,有冰箱,日子不算太难过。但是在古代,每到梅雨季节,那可真是折磨人。 吃的穿的用的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发霉长毛了,所以“梅雨”的“梅”,也可以写成“发霉”的“霉”。 如果你生活在南方,那么你对梅雨季一定不陌生。 通常情况下,梅子成熟的时候基本都是这样的连雨天。 但是作者曾幾却说“日日晴”,这说明他运气好,虽然是在梅雨季节出门,却碰上了难得的好天气。 在这样的好天气里赶路,心情肯定是轻松愉快的,而且看到的景色也会比雨天里更美好。 了解了梅雨季之后,我们再来一句一句看看这首诗,仔细感受一下曾幾在好天气里的好心情。 诗的第一句,“梅子黄时日日晴”,曾幾已经把天气情况告诉我们了。 原本是连雨天的初夏时节,却一反常态地天天放晴,这就给他出行创造了机会。 谁愿意在连雨天里赶路呢,当然是晴天出门好啊。 诗的第二句,“小溪泛尽却山行”,曾幾又把他的行程路线告诉给我们了。 他先乘船,沿着溪流走水路,走到水路不通的时候,再下船步行,改走山路。 刚才我们讲了 “却山行”的“却”字,是“然后、接着、再”的意思,如果你仔细体会这个“却”字,会发现这个字能读出一点儿小惊喜的意思。 在路途中改变交通方式,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 这就好比我们出门旅游,又坐飞机又坐火车,交通方式不一样,体验也不一样,看到的风景就更不一样了。 正是因为改走山路,曾幾才有机会看到了森林里的景色,也就是诗的后两句“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”。 山路上绿树成荫,和来的时候一样茂盛,只是多了黄鹂鸟的叫声。“来时路”,说明作者以前在这条路上行走过,现在是往回返。 跟来的时候相比,树木没减少,但是多了鸟叫声。 这说明随着夏天的到来,大自然越来越有活力了,植物和动物都热闹起来,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。 原本应该是连雨天的日子里突然放了晴,而且景色又这样美好,走在林间小路上,听着黄鹂鸟欢快的叫声,诗人的心情当然是轻松愉快了。 你感受到了吗? 曾幾非常幸运,在梅雨季里赶上了大晴天,但是另外一个叫赵师秀的诗人运气就没那么好了。 他在诗里写“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”,这两句诗把黄梅天里阴雨潮湿的现象给写出来了。 “家家雨”就是家家户户都在下雨,这是标准的连雨天,“处处蛙”说明天气潮湿闷热,到处都是青蛙的叫声。 跟曾幾的“梅子黄时日日晴”相比,这又是另一番景象了。 你可以把这两句诗也记下来。 以后要是有人问你,什么是梅雨天啊?你就可以告诉他,梅雨天就是南方的连雨天。 “黄梅时节家家雨”,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,比如曾幾写的“梅子黄时日日晴”。 有晴天,也有雨天,这才是完整的夏季啊。 ##背诵窍门 理解了这首诗,我们再一起看看怎么背诵更高效。 咱们还是结合思维导图来看。 你可以在音频页面查看思维导图,边看图边听我讲。 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出游,交代了时间,是梅子黄时,出游的路线,先从小溪走水路再走山路。 后两句是写归途,有绿荫、有黄鹂。 最后咱们再一起读一遍这首诗,看看能不能背下来了呢? <div class="tip inlineBlock info"> <center> 三衢道中 [南宋] 曾幾 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 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 </center> </div> ##思考题 课后我要留给你一个小问题。 你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呢?在你的家乡,夏天有什么气候特点呢?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跟大家一起交流互动。 下一集,我们继续跟诗人一起过夏天,曾幾这边的雨没下起来,北宋诗人苏轼却赶上了一场大雨。 是什么情况呢? 带着你的好奇心,我们下次再见吧 Last modification:February 21st, 2020 at 07:19 pm © 允许规范转载 Support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 ×Close Appreciate the author Sweeping payments Pay by AliPay Pay by WeChat